记者近日从三丰智能(300276)获悉,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的“多车型柔性可重构汽车焊装生产线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上海唯一获得该年度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汽车焊装类科研项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立,重点奖励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原始性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培育战略性产业、促进城市安全、健康生态发展和推进区县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
“国家大力要求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持续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要位。”三丰智能表示,将保持敏锐的嗅觉,与时俱进,坚持科技创新,不断研究探索,致力于打造一流科技型企业。
更经济、更效率
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汽车改型换代的周期明显加速,传统的只供单一车型生产的专有化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造车厂商明显上涨的降本增效需求,更为经济、更高效率的多元柔性化生产模式应运而生。
据悉,三丰智能研发的多车型柔性可重构生产模式可以兼容八种以上车型共线生产,大幅减少了车型投入时间、占地面积以及成本投入,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以及生产品质。共用化设备可以重复循环利用,不仅降低投资成本,也为车型的转换及汽车厂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该项技术也突破了国内外主流企业兼容性不够的局限,在国内和国际都处于领先地位。
众所周知,对于汽车主机厂而言,以往通过多建厂生产更多车型的方式面临着较高的成本压力,因而在产品规划阶段就需要考虑全柔性生产模式。三丰智能告诉记者,“随着客户车型增加,成本节约会更加明显。第二款车型至少可以节约20%的投入,若增至第八款车型,总投资成本有望节约50%以上。”
在愈发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只有持续输出高质量产品才能让企业占据有利位置。而三丰智能创新性提出最小单元的柔性切换可重构模式,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新车型的导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使用新技术后,为客户导入一款新车型仅用了六至七天。利用春节或国庆假期便可以实现改造,极大程度地保证了企业的连续生产。导入时间缩短的同时,基于整个闭环系统质量监控环节的高效性,产能爬坡过程也同步缩短。无论前端实施还是后端产能的提升过程,都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帮助汽车厂商迅速抢占市场先机。
值得一提的是,三丰智能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在线监测焊装领域的25种缺陷,检测准确率达95%,有效防止因柔性提高而损失设备的精度和鲁棒性。“目前,该系统已经在上汽通用的武汉、烟台基地以及金桥凯迪拉克工厂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运用,可实现全时段的安全连续生产,连续运行的故障率降低于5%,有效帮助企业避免停机损失。”前述负责人表示。
对于未来商用前景,公司充满信心:“随着车企拿地建厂的机会减少和成本上升,要想在中国汽车生产销售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主机厂几乎都需要采用多车型柔性可重构技术。”此外,对于一些非传统造车企业而言,借助该系统可以避开因行业积淀尚浅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更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可期
资料显示,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三丰智能凭借深厚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项目发经验,成为众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首选供应商,主要服务客户包括上海通用汽车、上海大众汽车、上汽自主系列品牌、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三一等高端优质企业。
从公司2022年度报告不难看出,销售订单增长态势已逐步确立。截止到2022年底,聚焦车身智能焊装产线业务的子公司鑫燕隆在手销售订单超过20亿元(含税),公司实施的全部在手销售订单为40.11亿元(含税),同比大幅增长。另外,公司于近日与新能源车企新签订4.08亿元柔性自动线大单,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0.56%,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0万辆,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过50%,预计未来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展望未来,我国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仍有望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协会预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900万辆,同比增长30.68%。
业内普遍共识认为,柔性生产是未来制造业的大势所趋,三丰智能将大有可为。公司也分析称,从每年签订的合同来看,十年前,90%以上的项目都属于新建项目,而近三年,改造项目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汽车焊装设备固定资产投资金额逐年增长,叠加柔性化改造项目比例的提升,柔性可重构智能装备的市场需求增量潜力巨大。
实际上柔性可重构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整车制造行业。三丰智能指出,公司还可以开发适配于不同行业的柔性可重构生产线,拓展应用领域,打造新的增长点。其中核心的软件系统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质量管理系统同样可以向其他行业拓展,目前公司已经在接触的包括芯片制造行业中电路板的焊接质量检测、船舶及航空航天业中制造质量的检测、新能源电池托盘以及电池电芯的检测等。
在三丰智能看来,公司不仅是简单地作为设备的提供商,同时也是完整技术解决方案的头部输出者。汽车生产智能化、柔性化推动设备升级将带来额外的市场需求,公司有望持续享受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带来的行业空间扩容的市场红利。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宽,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边际。
Copyright @ 2008-2015 www.7015.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财日报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licairibao@sina1.com.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3 392 950@qq.com
备案号: 豫ICP备2020035879号-14